“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地方專題澳門場在北京舉行

  • 來源 : 中國評論新聞
  • 2023/10/21

中評社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 李子寧)10月18日下午,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地方合作專題論壇澳門專場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澳門特別行政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各界代表進行主題發言。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今年正值“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十周年,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澳門特區政府將秉承國家所需,澳門所長的原則,充分發揮獨自的優勢,把握好橫琴又要深度合作去建設的機遇,結合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發展機遇定位,全力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目前正在澳門特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至2028年,積極落實經濟制度多元發展策略,在做好綜合旅遊休閑業的同時,也大力推進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重點產業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新發展,充分發揮澳門中葡平台的作用。進一步拓展與“一帶一路”和葡語系國家等夥伴的各領域的合作,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立足新時代澳門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建設中將展現更大的作為,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貢獻。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局長張作文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豐碩成果。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合作的水平越來越高,合作的領域越來越廣。可以說,事實證明,共建“一帶一路”是造福各國,惠及世界的幸福之路。共建“一帶一路”澳門也不缺席,澳門是一個開放歷史悠久,數百年來,應該說在中國南方最早開放的城市之一。歷史上數百年來澳門在中西經貿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澳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澳門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國際貿易自由港單獨關稅區低稅制等等優勢,結合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發展定位,重點從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三個著力點,積極的參與和助力共建“一帶一路”。面向未來,澳門將繼續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特別是作為中葡平台的獨特優勢,進一步的拓展國際經貿網絡,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經貿文化交流合作,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和助力共建“一帶一路”,更好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澳門的力量。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副主任蘇崑表示,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十周年,十年以來,澳門特區依托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參與助力“一帶一路”的建設,發揮橋梁紐帶作用。2021年9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掛牌成立,圍繞著促進澳門經濟社會多元發展這個初心,立足建設與澳門一體化高水平的對外合作新體系。兩年以來,合作區積極嵌入“一帶一路”的大格局當中,通過充分發揮合作區的制度創新優勢、充分發揮合作區的產業創新優勢以及充分發揮合作區的民生融合優勢也希望能夠三個方面來助力“一帶一路”的建設。未來隨著合作區的進一步的發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將繼續發揮自身的優勢,希望能在“一帶一路”的建設當中,奉獻自己的力量。

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澳門擁有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還有聯合國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兩大名片。同時,也發展了眾多的國際級的綜合度假休閑設施。今年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揭牌兩年,澳門將會繼續把握好深合區的機遇,豐富澳門的旅遊產品,促進澳琴兩地的旅遊互補,實現互利共贏,協同合作,共創澳琴旅遊發展的新篇章。

澳門青年聯合會永遠會長馬志毅表示,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十周年,同樣也是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成立二十周年,澳門先後舉辦了五屆部長級的會議,和一屆部長級特別會議,推動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的貿易額從2003年的110.3億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2148億美元,而且大部分的葡語系國家也都簽署了“一帶一路”相關的協議諒解備忘錄。同時也希望更多的澳門青年能夠走進橫琴,走進大灣區,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另外澳門也願意充當向導,幫助更多的國際友人和國際投資者利用澳門這一平台走進橫琴,走進粵澳深度合作區,尋找發展機會。

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會長宋曉冬表示,澳門擁有完善的會展場地和酒店配套設施,無論是小規模的商務交流,還是大規模的專業展覽,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滿足,這對會展的組織和參與來說是非常有利的。此外,澳門經濟發達,社會穩定,治安很好,商品免稅,是安全可靠的商務和旅遊目的地,每年也有超過1500項的會展和節慶活動在澳門舉辦,包括國際美食節、國際藝術節、音樂節等等,這些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體育活動,讓每一個到澳門的會展客商都不會感到寂寞,每一天都會非常的精彩。此外澳門也正在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可以為國際客人提供方便以及多元的參會體驗,提供最好的交流平台。可以說澳門“一國兩制”的制度環境,中西交融的文化氛圍,聯通世界的自由港地位,以及由此形成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話語體系,敘事體系,是最適合進行國際傳播和交流的平台,是促進“一帶一路”溝通、暢通、融通、相通的最理想之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