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崔世安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與澳門未來"交流座談會上的致辭

  • 來源 : 行政長官辦公室
  • 2019/03/19

尊敬的何厚鏵副主席、傅自應主任,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它既是新時代擴大改革開放的重大部署和步驟,更是“一國兩制”偉大實踐的繼續和擴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於澳門特別行政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進一步提升、發揮澳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增進澳門居民福祉,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使“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具有重要意義。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於2月18日正式公佈。這個綱要賦予澳門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一、利用澳門自身優勢,切實發揮“核心引擎”的作用

《規劃綱要》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明確了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核心引擎”的四個中心城市,即香港、澳門、廣州和深圳。對於澳門來說,這一定位是國家對澳門的一種高度信任和期待,當然,它同時也是給我們提出的一種要求,更是一種挑戰。因此,我們必須要明確,如何才能發揮澳門作為中心城市之一的“核心引擎”作用。

去年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港澳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訪問團的講話中曾經非常明確地指出:“對香港、澳門來說,‘一國兩制’是最大的優勢,國家改革開放是最大的舞台,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實施是新的重大機遇。”我認為,習主席在這裡所講的“優勢”、“舞台”、“機遇”,就是我們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融入國家發展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方向。我們必須認識到,“一國兩制”是粵港澳大灣區有別於其他國際一流灣區的最大特點,也是我們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最大優勢所在。如何理解習主席講話的深刻內涵,充分發揮我們在大灣區建設中的這種“最大優勢”,是我們首先要明確的問題。

二、擔當“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時代使命

國家“十二五”和“十三五”規劃已明確了澳門“一中心”、 “一平台”的定位。在此基礎上,此次《規劃綱要》還賦予澳門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時代使命。這既是對澳門多元文化和諧包容、東西方文化交流共存的高度肯定,也是對未來澳門發展的一個期待。去年11月,習主席在會見港澳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訪問團時,也對港澳特區提出四點希望,其中之一就是發揮港澳中西文化交流重要紐帶的作用,更加積極主動地促進國際人文交流。我們要在對外交往活動中傳播中華優秀文化,講好當代中國故事,宣傳“一國兩制” 的成功實踐。我們要利用澳門歸僑僑眷眾多,同東南亞國家、葡語國家、歐盟國家聯繫廣泛的條件和優勢,充分發揮澳門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民心相通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三、在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中的擔當支撐

《規劃綱要》將建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核心內容之一,並將其列為大灣區七個重點建設領域的第一個。《規劃綱要》提出,要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的建設,從而使澳門成為這一走廊中的重要一環。在3月1日召開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上,韓正副總理要求在創建國際科創中心方面,力度要進一步加大,並且特別指出澳門與珠海在這方面要密切配合,從而加快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

為有效推進科技創新方面的工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工作委員會”下,設立“創新、科技及智慧城市發展專責組”,以統籌和協調相關領域的工作。澳門既有的四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們展開科技創新活動,獲得科技創新成果的重要基礎和平台。不久前,我們已與國家科學技術協會簽署了合作協議。3月底,我們還將與科技部簽署合作備忘錄,目標都是充分利用內地科學技術人才和先進科學技術,在澳門現有的科技條件和平台基礎上,促進和加速澳門科技創新活動的普及和成效。

以上是我對《規劃綱要》涉及澳門的一些內容的認識和看法。

我覺得,《規劃綱要》將澳門納入國家戰略並賦予澳門在新時代下更重要的使命,這既是中央對我們的信任,也是中央對我們的一種鞭策。我們要利用自己的優勢,真正起到“核心引擎”的作用,從而更有成效地參與大灣區發展建設,並在此過程中切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確立澳門在大灣區中的“中心城巿”的地位,從而最終實現國家對澳門“一個中心”、“一個平台”的定位。

謝謝各位!

返回